泉州中心城区“300米见绿、500米见园”覆盖量达到70%
以峡谷旅游路为主线的中心山海风光生态廊道区,是城区石狮生态连绵带总体规划“一环、两核、绿米量达三廊”的见园生态空间结构中的“三廊”之一,已成为休闲旅游的覆盖“网红打卡点”。(李荣鑫 摄)
按照“山为骨、泉州水为脉,中心林田湖草为肌体”思路,城区泉州自2017年起建设生态连绵带,绿米量达构筑山水田园城市。见园截至目前,覆盖生态连绵带项目初具规模,泉州环泉州湾区域22个示范项目有序铺开,中心主要生态廊道逐步贯通,城区山线和水线形成完整闭合圈,中心城区“300米见绿、500米见园”覆盖量达到70%。
据市资源规划局规划科科长蔡东介绍,全市范围内正在推进的22个项目,基本形成东西两个城市展示面。其中,东侧以洛阳江、百崎湖为主体,典型样本是海上丝绸之路生态公园(台商区百崎湖生态连绵带项目),通过就地取材原生态,把900余亩荒杂地变成绿地,使近5000亩农田、湖面、鱼塘、湿地以及防风林汇聚成“一廊、四区、九景”的生态廊道。西侧以晋江为主体,晋江九十九溪流域田园风光项目是最佳注脚,该项目以万亩稻田为基底,结合农村“三块地”改革及农事生产、乡村习俗、休闲体验等,打造城市中的田园风光,提升城市品质,也促进一、二、三产业融合,实现了生态和经营的可持续发展。
好生态是发展第一优势,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。为更好延续“生态连绵带”发展思路,让百姓看得见山、望得见水,接下来我市将跑出“加速度”,一体打造城市空间与山水形态,在前四年实践的基础上,构筑环泉州湾“一湾一环十廊”生态廊道。“一环”,即依托环湾城市中心区域外圈层清源山、大坪山等,建设长度为270公里的大尺度环形城市绿廊,连通12个城市组团。“一湾”,即启动“蓝色海湾”海洋生态修复保护等,整治互花米草近4000亩。“十廊”,即把山脉、水系等自然资源汇聚成整体风景,县域因地制宜融入田园风光,建成一系列主题公园,今年策划生成18个连绵带项目,包括南安石砻山山体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、泉州东站门户提升、洛阳江上游两岸整治等,争取“十四五”期间建设完成。此外,还要按照“300米见绿、500米见园”的标准,加快建设口袋公园、街边绿地以及绿道系统等。(记者吴丽娇 通讯员林碧容)
(责任编辑:探索)
- 丁俊晖5比1战胜莱恩斯,晋级斯诺克西安大奖赛8强
- 自民党高层人事安排出炉 日媒:高市早苗论功行赏
- 3月拉开帷幕 今起一周气象条件有利春播
- 让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,老师一直都在!
- 一声“救命”后电话停机 民警充话费救中风老人
- 著名灵长类动物学家珍·古道尔去世,终年91岁,当时正在巡回演讲!她曾17次来到中国
- 90后美女副教授走红,北航回应
- 南安警方多措并举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体系
- 换帅能否解北京国安队“眼前之急”?
- 世遗泉州魅力绽放 春节七天旅游收入8.69亿元
- 原创闽南语冬奥歌曲上线受到关注 作曲者是咱厝小伙
- 普京回应西方国家有关“俄罗斯计划攻击北约”之说:无稽之谈,“放松,睡个好觉”
- 家长控诉孙继海青训:教练训斥辱骂!过量训练致伤病,再练就废了
- 金价涨涨涨!“黄金套餐”火了!